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

行業信息

2022年下半年煤炭市場形勢預測

作者: 中國煤炭市場網     時間: 2022-06-13     

當前市場形勢出現兩極分化,煉焦煤市場高位回落,震盪尋底;動力煤市場運行偏強,但受國家保供穩價政策限制,價格受到合理區間的制約。下半年在宏觀政策及供需形勢的影響下,煤炭市場預計有如下變化:

一、宏觀層面:刺激經濟政策接踵而至,宏觀政策持續向好。

當前宏觀層面的關鍵詞是「兩個決心」。一個是政府層面對抵抗疫情,推動復工復產,提振經濟,復甦經濟的決心;另一個是核增保供,穩定電煤價格,平穩迎峰度夏,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決心。一方面,今年一季度我國GDP增速僅4.8%,不及預期,5月份PMI指數49.6%,也遠低於往年水平。為實現全年增長目標,,下半年勢必會對經濟增速打一針強心劑。近期,國務院推出了6方面33條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意在實現經濟大幅反彈,這足以體現出國家層面對提振經濟、復甦經濟的決心。另一方面,自5月初以來,國家層面下發要求電煤保供穩價的政策,並多次對政策進行解讀。5月27日,國家發改委召開煤炭中長期合同電視電話會議,要求供需企業要嚴格執行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工作規定和價格政策。結合此前發改革委價格司明確煤炭領域哄抬價格違法行為認定標準、實行中長期交易合理區間等導控政策,國家保供穩價、保障能源安全的決心可見一斑。

二、國際方面:國際能源供需矛盾加劇,動力煤價格「居高難下」。

國際特殊事件直接或間接地推動了國際煤炭價格走高:一是俄烏衝突放大了供給不足帶來的全球性能源供需矛盾;二是印度高溫來襲和印尼主產區降雨,使得區域性能源緊缺問題進一步激化;三是國際局勢動盪引起的能源、糧食等貿易量減少導致採購航程增加,推升運力緊張。儘管俄煤對人民幣結算已經在逐漸改善,但短期內俄煤的缺席將會導致全球煤炭供應存在10%左右的減量,疊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上漲,國際煤炭價格仍將維持高位運行。

三、國內方面:煤炭市場供需在改善,但迎峰度夏仍有干擾。

1.供應方面:煤炭產能充足,但多重因素影響供給。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4月份我國共生產原煤3.6億噸,同比增長10.7%,增速比上月放緩4.1個百分點。4月日均產量為1209萬噸,低於3月份水平。依照此數據可以看出,產地總體供應在高位,但是後期面臨釋放壓力。隨着後續保供核增措施的進一步施行,產地日均產量有望逐步回歸穩步增長階段。

但是供應的干擾因素也不容忽視:一是政策核增面臨一定的滯後性,並且增產的背後安全和環保問題也會相應凸顯。安全檢查和環保政策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煤炭產量的增長空間。二是長協煤履約兌現持續增加,長期看利好煤炭市場供需關係,但是短期來看會使得市場煤供應量收縮,市場機動量減少。三是全國疫情的不確定性,疫情的擾動將導致運輸中斷,甚至影響生產,使得區域供應量收縮。

2.需求方面:迎峰度夏預期逐步顯現,「後疫情」消費有望回補。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4月份全國發電量為6086億千瓦時,同比下降了4.3%,增速比3月份放緩了4.5個百分點。其中,火電同比下降了1.8%;水電同比增長14.3%,比3月份加快1.6個百分點。可見清潔能源開始出力,對應後期煤炭在發電需求的佔比也在逐步縮小。

但隨着後期疫情的逐步緩解,前期延期或停滯的基建和房地產項目也會集中回補,加之政府嚴禁拉閘限電,復工復產和迎峰度夏共振導致的用煤需求在短期內上升將導致部分時段出現供求矛盾,使得煤炭價格存在不確定性。

3.進口方面:價格倒掛明顯,進口煤增量有限。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4月份我國進口煤與褐煤2355萬噸,同比增長8.5%,1-4月累計進口7541萬噸,同比下降16.2%。4月進口煤增量主要來源於俄羅斯煤以及蒙煤。目前蒙煤口岸日通關車輛已提升至450車以上,蒙煤口岸煤進口數量將穩步上升。但海運煤遠期增量或將受制:一是儘管關稅取消政策可以刺激進口潛在影響,但人民幣匯率攀升將導致進口成本增加;二是俄羅斯煤進口受制於質量因素和運力,後期增量或有限;三是煤炭海外需求只增不減,國際煤炭價格高企支撐仍在,內貿煤和國內煤的倒掛較難修復,將制約海運煤遠期交易。

綜上,我們對下半年煤炭價格走勢做出如下判斷:

煉焦煤方面,隨着上海復工復產逐步進入正軌,並在政策紅利的刺激下,鋼材消費量逐步增加,對焦炭及焦煤市場形成支撐,但山西地區先進產能在保供下會小幅增量,並且進口蒙煤逐步增加,將對唐山區域形成一定的衝擊,另外,黑色產業鏈利潤仍在上游沉澱,短期內鋼焦企業對煉焦煤價格打壓意願仍存,預計後期煉焦煤價格仍將承壓。

動力煤方面,隨着迎峰度夏季節性旺季和「後疫情」時代來臨,市場將呈現「供需兩旺」格局,但受保供穩價政策影響,整體平均價格將在合理區間上限波動運行。

上一篇:國家發改委:多措並舉抓好煤炭增產增供 下一篇:陝西對33處煤礦安全等級分類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