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

    基層要聞

    榆北煤業:以「綠色生態」為筆 繪就高質量發展「最美底色」

    作者: 杜鵬     時間: 2021-12-06     


    林木蔥蘢的礦區環境、白牆藍頂的建築物、飛馳在原野上的運煤專列……雖然時值深秋,但榆北所屬各單位礦區美出了另一番味道。在高質量發展的徵程上,榆北緊扣時代脈搏,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形成綠色開採與生態建設新模式,闖出一條極具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道路。


    毛烏素中打造「煤海塞罕壩」

    在人們傳統的印象里,煤礦總會被貼上「黑髒亂差」「煤塵飛揚」的標籤,然而,走進榆北小保當公司,眼前的一切顛覆了人們的傳統認知,這裏空氣中沒有揚塵、地面沒有煤污,反而鬱鬱蔥蔥。該公司在礦區綠化上下足了功夫,截至目前,共栽植喬木9798棵,灌木145751㎡,花卉5591㎡,草坪508952㎡,寸草不生的戈壁荒灘,變得生機盎然。

    為了把環保工作進行到底,該公司建設了密閉煤倉,倉內有降塵噴淋系統、霧化灑水系統,改變了傳統露天煤場帶來煤塵污染問題,做到了煤炭從開採、運輸、儲存、裝卸過程的全封閉,全程「產煤不見煤」,完成了由普通煤礦向綠色礦區的升級轉變。

    「朝日斂紅煙,垂竿向綠川。」在曹家灘疏干水調節池現場,唐代詩人沈栓期筆下的美景近在眼前,「一軸、兩環、三區」的景觀結構,讓這裏產生了空間和韻律美。作為榆北生態修復示範樣板工程,該項目集生態治理、人文景觀、遊覽休閒於一體,成功將礦井疏干水作為生態用水的第二水源。

    「這些水前期將以灌溉養護耕地、林地為主,後期將輻射整個礦區,同時還將為採煤沉陷區修復進行生態補水。」曹家灘地測副總師王路告訴筆者,該項目通過礦井疏干水資源化、集約化利用,為礦產資源綠色開採和地質環境保護提供保障。

    沉陷區上構建「綠色新生態」

    在煤炭資源開發過程中,采空沉陷區生態恢復治理,是眾多煤炭企業共同面對的一大生態難題。一直以來,榆北致力於探索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的路徑和模式,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台階。

    在曹家灘公司與長安大學合作建立的苗圃基地,遠遠望去,暴馬丁香、鬱金香、玉蘭花等沙地適生經濟植物冒出了尖尖角,充滿了綠的希望。

    為探究沉陷區生態治理恢復模式,曹家灘公司聯合長安大學實施了生態治理技術研究項目。基地負責人李錦明告訴筆者,試驗田佔地面積達3600平方米,目前培育了21種植物,通過傳感器觀察植被成活、長勢及其抗病蟲性、抗旱抗鹽鹼性、抗風抗凍性,根據成活率、長勢情況篩選出優生植物,為沉陷區生態恢復治理提供科學依據。

    小保當公司採用耕地耕植土剝離、平整、耕作層地力等方式對輕度沉陷區耕地進行恢復,並種植具有環保效益的經濟林、生態林、綠化帶,使脆弱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同時,對採煤沉陷影響的公路、農田進行修復,對輸電線路進行維修加固,保證當地居民生產生活安全和交通便利,實現了居民、企業和政府「三方共贏」。

    採空區下破解「煤矸石之困」

    作為採煤過程和洗煤過程中排放的固體廢物,煤矸石的排放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並且佔用大量土地。針對這一情況,煤矸石無害化處置利用也成為榆北高質量發展中的又一課題。

    近日,曹家灘礦井採空區矸石流態化充填試驗項目已經在該公司展開了試驗性應用。「該項目的試驗性開展,將煤矸石充填到了井下,讓矸石『從哪來,到哪去』,既可解決矸石的二次污染,而且還能使採空區地表沉陷得到有效治理。」曹家灘生產技術部管理負責人華照來介紹說。

    據了解,採空區矸石流態化充填試驗項目是將矸石經兩級破碎制粉後,把篩取的矸石粉末製成適當濃度的漿體,利用科學配比及漿體流動性,通過灌漿站管道泵送、鑽孔技術,將漿液充填至井下採空區。據工作人員介紹,項目的實施將會帶來很大的經濟與環保效益:一是能夠減緩或控制岩層移動,從而減緩地表沉陷,同時有效降低了採空區煤柱和殘留煤自燃的風險。二是可封堵含水層湧水通道,減少採空區湧水,實現保水開採的目的。三是煤矸石注漿充填用的是礦井水,減少礦井水處理量,降低了礦井生產的水害問題。

    「礦山環境恢復治理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系統工程,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能夠完成的。」正如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石增武在南宫ng·28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與土地復墾現場推進會致辭中講到,榆北將積極推動國家級生態修復產業創新示範園、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陝北美麗鄉村品牌化建設核心區、南宫ng·28碳中和實踐綠色發展先導區早日建成,讓綠色成為代言,讓環保成為名片,為國家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榆北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由榆北打造「現代田園+文化+旅遊+康養」於一體的「南宫ng·28小鎮」將會與大家見面……(杜鵬)

    上一篇:生態水泥:「小溫暖」中的「大民生」 下一篇:陝北礦業:讓生態文明成為身邊最美的風景